勾踐創 「卒妻制」 解行軍生理難題,此策被後世沿用千年
古代打仗可不是啥輕鬆活兒,士兵們常年在外頭跑,風餐露宿不說,還要隨時準備跟敵人拚命。戰場上的事兒好解決,刀槍劍戟拼個你死我活就行了,可下了戰場,士兵們畢竟也是人,吃喝拉撒睡這些基本需求不說,還有個更現實的問題——生理需求,尤其是性需求。這玩意兒聽起來有點兒不好意思說,但擱古代軍隊里,這可是個大麻煩。年輕的小伙子,血氣方剛,長時間見不著老婆孩子,心裡憋得慌,要是處理不好,軍心就散了,打仗還怎麼打?所以,古代的君主和將領們都得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勾踐是誰?為啥他要操心這個?
先說說越王勾踐這人,他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國君,歷史上大名鼎鼎。干過啥大事兒呢?最出名的就是「臥薪嘗膽」,跟吳國干仗輸了之後,他忍辱負重,最後硬是把吳國給滅了。這傢伙能成大事兒,靠的可不只是運氣,他腦子活泛得很。為了打贏仗,他啥招都敢用,啥法子都敢試。士兵的生理需求這事兒,擱別的國君那兒可能是小事,可勾踐不這麼想。他知道,軍隊要是人心不齊,再好的戰略都沒用。所以,他就琢磨著,怎麼讓士兵們既能賣命打仗,又不至於因為憋得慌鬧出亂子。
勾踐面對的情況也挺特殊。那時候越國不算啥強國,資源有限,人口也不多,打仗全靠士兵拚命。士兵要是沒勁兒了,或者心裡不痛快,軍隊的戰鬥力就得打折扣。尤其是性需求這事兒,擱古代軍隊里真不是小問題。長期行軍,沒女人,沒家庭生活,士兵們容易煩躁,甚至跑路叛逃。勾踐得想個法子,既能解決問題,又不能太費錢費力。於是,他搞出了一個制度,叫「卒妻制」。
啥是卒妻制?咋弄的?
「卒妻制」聽名字就有點兒意思,顧名思義,就是給士兵配「妻子」。當然,這不是真的讓士兵娶媳婦,而是從社會上找一些女人,送到軍營里去,專門伺候士兵,解決他們的生理需求。這些女人哪兒來的呢?一般是寡婦,或者是犯了罪的人的妻女。寡婦是因為沒了男人,家裡沒人管,可以徵召過來;罪犯的妻女則是因為連坐,家裡男人犯了事兒,她們就得跟著受罰,被發配到軍營里。
這些女人進了軍營,乾的活兒可不少。白天得給士兵做飯、洗衣服、收拾營地,晚上還得陪著士兵「解決需求」。說白了,她們就是軍營里的「服務人員」,地位低得不能再低。勾踐這招聽著挺狠的,但擱當時還真管用。士兵們有了女人,心裡的火氣消了不少,打起仗來也更賣力。畢竟,人嘛,有了盼頭,幹活兒就更有勁兒。
這制度咋實施的呢?根據史料,越國在軍隊里專門劃出一塊地方,建了營地給這些女人住。她們的生活條件很差,吃住都跟士兵差不多,有時候還得乾重活兒。管理上,軍隊里也有專門的人看著她們,防止她們跑了或者鬧事兒。雖說這制度聽著不人道,但從軍事角度看,它確實讓越國軍隊的士氣和紀律好了不少。勾踐靠著這招,帶著越國硬是翻了盤,把吳國給收拾了。
這招咋傳下去了?後人咋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