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當紅顏知己,退出後為愛獨身60年,85歲臨終前做出意外之舉
1949年,從美國回國剛下飛機的大作家,在人群中翹首以盼,隨即眼神黯淡下來,因為等待的人沒有出現,而是託人送來了一張紙條,上面只寫著短短八個字:各據一城,永不相見。
這位作家是大名鼎鼎的老舍,那個沒有出現的女子叫趙清閣。
1914年,趙清閣出生在河南信陽一個世族名門,祖父曾是前清舉人,母親是琴棋書畫精通的大家閨秀,趙清閣從小養成了嫻靜的性格。
原本一出生就拿到命運好牌的她,卻在母親離世、父親再娶後,幸福戛然而止。繼母對她不好,父親還總是偏袒繼母。
15歲那年,家人早早為她安排了一門親事。倔強的趙清閣不想一輩子困在包辦婚姻中,小小年紀的她選擇勇於衝破家庭的束縛,背井離鄉去上海繼續求學之路。
1933年,趙清閣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藝術教育系,做了一名插班生,學習美術的同時兼修文學。好努力汲取知識,才華獲得了認可。畢業刊上,她發表的《高爾基畫像》素描被獲得了「魯殿靈光,彌足珍貴」的高評價。
畢業後,趙清閣輾轉成為《女子月刊》的編輯。她的才華再次得到肯定,隨後又策劃出版了《女子文化》等雜誌,嘗試更多文學創作,開始創作戲劇。
1936年,隨著劇作《文學模特兒》的問世,22歲的趙清閣一舉成名。
同一期面世的,還有一部叫《駱駝祥子》的作品,當時的趙清閣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日後會與這個叫老舍的作者產生千絲萬縷的交織。
抗戰全面爆發後,她投身Ge命,創辦《彈花》刊物,宣傳進步思想。第二年,老舍加入,兩人緊密合作,一個負責寫稿,一個負責編輯宣傳。
老舍總是忍不住稱讚趙清閣,「她很瘦弱,卻非常勇敢,獨自創辦一個刊物已非易事,還自己寫稿子。」
朝夕相處間,兩個靈魂共通的人情愫暗生。
面對這段感情,趙清閣克制又痛苦,畢竟老舍已有家室,而她也有自己的底線。於是,她試圖逃避這段感情。恰好此時,她被調往重慶,正好想藉此讓自己在這段感情中冷靜下來。
沒想到不久後,因武漢淪陷,老舍也前往重慶。在崎嶇的山城,兩人的命運再次交織。這一次,趙清閣沒有再拒絕,兩人不顧一切地陷入了這場驚世駭俗的愛情中,熱烈地相愛了。
他們一起創作,共同署名,還公開同居,這在文化圈成了公開的秘密。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1942年。隨著一個女人的到來,打破了兩人甜蜜的生活。她就是老舍的妻子胡絜青,帶著3個兒女,千里迢迢穿越戰區,趕到了重慶。
隨著她的到來,三個人陷入了各自的痛苦之中。
老舍對妻兒滿懷愧疚,自己在外多年,家裡全靠妻子操持。他既難以狠下心來拋棄糟糠之妻;又無法割捨對趙清閣這個紅塵紅顏知己的愛意。
胡絜青滿心委屈、憤怒與悲切。她在家含辛茹苦,替丈夫照顧婆婆、養育孩子,換來的卻是背叛。
趙清閣也有自己堅守的底線和原則,在名分與道德底線之間苦苦糾結。
最後,這場糾結的三角戀以趙清閣退出,奔赴上海而暫時告一段落。
在妻子來重慶20多天後,逃避的老舍終於回歸了家庭,胡絜青也接納了丈夫。
本以為趙、老兩人從此一別兩寬,各自安好。沒想到,老舍依舊割捨不下舊愛,又跑到了上海找趙清閣。
就在趙清閣以為這是他的重新選擇時,胡絜青就帶著孩子們追了過去。最終,老舍還是回歸了家庭。但他不知,兩個女人的心都已傷痕累累。
此後,趙清閣專心投身於文學創作。1945年,她寫下小說《落葉無限愁》。小說情節與她的真實生活如出一轍:
已婚的教授邵環愛上才女燦,深陷三角戀泥潭愛而不得的燦選擇主動離開。她說:「我們活在現實里,現實社會不斷折磨我們,除非一塊兒跳江,才能逃避現實。」
當時寫下這些文字的趙清閣沒想到,這竟一語成讖,而這也成了老舍最後的離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