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發受到重視的匡衡,他積極上諫,不但與臣子相處非常融洽,皇帝也很信任他。
有一次,全國各地連續發生災害,皇帝非常慌張。
匡衡便寫下一紙奏疏,讓皇帝減少鋪張浪費,勤儉節約,自然會渡過難關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匡衡貌似沒什麼問題,甚至還是個忠良賢臣,是個大清官。
那些都是匡衡表面做出來的,私下裡的他依靠權柄私吞土地,欺壓百姓,一點沒有清官的樣子。
不止他欺壓百姓,就連他的兒子也是魚肉鄉鄰,有次喝醉了還動手殺了人。
事情暴露後,匡衡非但不秉公執法,還動用各種關係,免除了兒子的罪罰。
同樣因功謀私的還有清朝名官——劉墉。
劉墉:追權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