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祥就像是一柄鋒利的寶劍,所向披靡,勢不可擋。
然而,再鋒利的寶劍,也架不住寡不敵眾。
當無數的清兵將林鳳祥的北伐軍團團圍住時,形勢急轉直下。
糧草斷絕,援軍不至,北伐軍眼看就要全軍覆沒。
關鍵時刻,林鳳祥決定捨身突圍,為太平天國保存有生力量。
就是在這次突圍中,不幸中箭落馬,被清兵活捉。
壯士末路京城獻俘
看到被俘的林鳳祥,僧格林沁十分興奮。
這個讓清廷日日惶惶不可終日的"林賊",終於落到自己手裡了!為了邀功,僧格林沁下令軍醫想盡辦法給林鳳祥治傷,一定要把他活著押進京城。
京城裡,皇帝咸豐正坐立不安。
北伐軍勢如破竹的攻勢,已經逼到了京畿要地。
眼看北京保不住了,咸豐決定棄京逃跑。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僧格林沁率部擊退了北伐軍,還生擒了叛軍頭目林鳳祥!
聽到林鳳祥被俘的消息,咸豐稍稍鬆了口氣。
但他心裡清楚,這個叫林鳳祥的,絕非池中之物。
於是,咸豐決定親自"點兵",去見一見這個令他魂牽夢縈的林鳳祥。
當林鳳祥被五花大綁,押到咸豐面前的時候,這位"九五之尊"的皇帝竟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來。
林鳳祥雖敗猶榮,眼神猶如利劍,直刺咸豐的心窩。
咸豐本想訓斥幾句,可話到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咸豐之所以對林鳳祥如此忌憚,是因為他知道林鳳祥不是一般的"賊寇"。
這個出身貧寒的壯族青年,竟然能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太平軍統帥,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更何況,林鳳祥的北伐之勢,差點就把大清王朝拉下馬。
若不是僧格林沁及時擊退北伐軍,只怕咸豐早已被趕下龍椅了。
如今,這個讓咸豐又恨又懼的林鳳祥,就站在自己面前。
咸豐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恨林鳳祥謀逆造反,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武過人。
同時,他也擔心,如果處置不當,只怕會激起更大的民變。
種種複雜的心緒,讓咸豐陷入了沉默。
英雄末路難消志氣
咸豐默默端詳著林鳳祥,只見他身材不高,但雙目有神。
即便落難,也毫無屈服之意。
咸豐想起這個叫林鳳祥的太平軍猛將,曾指揮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直逼京畿,連自己都準備逃命,心中不禁一陣後怕。
現在,這個讓自己提心弔膽的"賊寇",就在眼前。
可他渾身上下,找不到一點乞憐的意思,反而一臉坦然,似乎生死置之度外。
林鳳祥生擒後,清廷在紫禁城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
林鳳祥被五花大綁,裝進囚車裡,緩緩推到紫禁城樓下。
此時,咸豐正端坐於城樓之上,等著接受僧格林沁的獻俘。
遠遠望去,囚車裡的林鳳祥,雖滿身是傷,卻昂首挺胸,目光如炬,仿佛勝利者歸來。
看著如此不屈的林鳳祥,咸豐心中又是驚訝,又是憤怒。
驚訝的是,這個出身卑微的"賊寇",為何如此剛強不屈?憤怒的是,他竟敢如此目中無人,完全無視自己的皇權!咸豐沉默良久,最終只是長嘆一聲,默默離去。
結語
英雄末路,壯士斷腸。
作為太平天國的傑出將領,林鳳祥的一生,註定與那個苦難的時代緊緊聯繫在一起。
他為什麼而戰,又為何而死?這不僅關乎一個人的命運,更折射出舊社會的悲哀。
林鳳祥雖然失敗了,但他捨生忘死,勇於鬥爭的精神,卻永遠值得後人敬仰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