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前喝王八湯吊命,剛斷氣,太監就往嘴裡塞了顆夜明珠
前言
1908年11月15日下午,紫禁城內陰雲密布。中南海儀鸞殿里,74歲的慈禧太后奄奄一息。據說太醫們用盡了各種方法,最後竟端來一碗王八湯試圖延續她的生命而在她咽下最後一口氣的瞬間,守候在旁的太監立刻撬開她的嘴,將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塞了進去。
這個流傳了百年的傳說,究竟是宮廷秘聞還是民間臆想?慈禧臨終前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探尋真相。
權傾朝野的末日來臨 最後的輝煌與衰敗
1908年秋天,大清王朝已是風雨飄搖。慈禧太后雖然依舊大權在握,但她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這位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女人,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據清宮檔案記載,1908年10月20日,慈禧開始出現嚴重的腹瀉症狀。太醫院的御醫們輪番診治,開出的藥方一張接一張,但病情卻不見好轉。到了11月初,慈禧已經無法正常進食,只能靠湯水維持。
宮中的太監回憶錄記載,慈禧在病重期間,脾氣變得更加暴躁。她經常痛罵身邊的太監和宮女,甚至連最信任的太監李蓮英都不敢輕易靠近。她似乎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開始頻繁召見親王大臣,安排後事。
光緒帝的離奇死亡
就在慈禧病危之際,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11月14日,38歲的光緒帝突然駕崩。這個時間點實在太過巧合,以至於後世史學家一直在爭論光緒帝的真正死因。
根據太醫院的記錄,光緒帝在去世前幾天還能正常處理政務,病情並不嚴重。但就在慈禧病危的關鍵時刻,他卻突然病情惡化,不到一天就撒手人寰。民間傳說,這是慈禧擔心自己死後光緒帝會翻案,所以先下毒手。
當時在宮中當差的太監王文韶在回憶錄中寫道:"光緒爺去的那天,老佛爺(慈禧)還硬撐著起來,聽了這個消息後,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喃喃自語:'我可以放心了。'"
選定繼承人
光緒帝死後,慈禧立即召集親王大臣,宣布立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溥儀為帝。這個年僅3歲的孩子,成為了大清朝的末代皇帝
。
慈禧的這個決定顯然經過深思熟慮。溥儀年幼,必須由攝政王輔政,而她指定的攝政王正是溥儀的父親載灃。這樣既保證了愛新覺羅氏的血脈延續,又避免了成年皇帝可能帶來的政治變數。
在確定繼承人後,慈禧似乎完成了最後的心愿。據李蓮英回憶,老佛爺在那天晚上少見地露出了安詳的神色,還破例讓人給她梳了個簡單的髮髻,不再像往常那樣繁複。
病情急轉直下
11月15日凌晨,慈禧的病情突然惡化。太醫院首席御醫張仲元在日記中記錄:"太后脈象紊亂,時強時弱,腹瀉不止,已現脫陽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