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故發生在開餐後二十分鐘。
當某位同事掀開外賣涼菜的塑料餐盒,半開玩笑說了句「趙大廚偷懶被抓現行」,餐桌氣氛急轉直下。
有人用筷子撥弄著夫妻肺片里的花生碎,有人對著涼拌木耳皺眉:「現在外賣涼菜都搞這麼敷衍了?」最刺耳的評價來自部門新來的海歸同事:「我在英國留學時,home party主人至少會準備手作甜點。
」小趙直言:幾個涼菜點外賣,圖省事直接用塑料盒上桌,可主菜我累得胳膊酸,煎炒烹炸全招呼,硬菜擺得滿噹噹。
就這,有人還甩臉子。
都是普通上班族,又不是宮廷宴客,吃個飯至於這麼挑
心理學專家王教授分析這種挑剔行為:「部分職場人將工作場景的競爭意識帶入私人社交,通過挑剔他人來獲取優越感。
就像總有人要在KTV里點評別人的唱功,在聚餐時化身『美食評委』本質上是一種身份確認。
」